• <th id="qrou2"><track id="qrou2"></track></th>
  • <tbody id="qrou2"></tbody>
    <span id="qrou2"></span>
      <dd id="qrou2"></dd>

      新闻中心

      广州港迎来首季开门红(图)

            今年一季度,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8%、2.5%,实现首季“开门红”“开门稳”,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姿态送来了经济企稳回暖的讯息。

        港口生产提质增量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岭南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今年以来,广州港紧抓外贸汽车市场机遇,统筹资源,发挥一体化运作优势,上下联动、积极营销,畅通道、提效率、促创新,助力国产商品车出口走上“快车道”,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外贸出口汽车同比大幅增长128.9%,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通过市场拓展、资源协同,广州港持续迸发大港底蕴、活力和韧性,一季度外贸煤炭、外贸粮食等大宗货类分别同比增长34.4%、21.9%,矿石、河砂等货类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有力保障大湾区国计民生物资、生产性原材料的运输畅通,港口发展之“进”努力为全市开局之“新”之“稳”提供支撑。

        大港口、大物流推动大发展

        繁忙的港口,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企业。3月底,广州港集团联合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合作的“两湾快航”内外贸同船常态化运行正式启动,这是广州港集团主动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构建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便捷高效的海上物流通道,助力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两湾、两广贸易发展释放新活力。

        截至一季度,广州港集团外贸航线总数达到157条;“湘粤非”平台3月班列发运量环比增长75%以上,有效提升引货入港货源“含金量”,海铁联运量比增138.6%,面向陆海双向的港口集疏运设施网络和服务内外贸经济双循环的港口物流服务网络正加快形成,港口“大物流”体系建设提速。

        广州港联动海关等口岸部门深入实施“湾区一港通”“货物南沙集拼、中欧班列出口”“内陆货物海铁联运出口”等物流新模式,全力支持企业运用小型船舶、铁路、海运货轮等多种运输路径将货物集聚南沙,推动形成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整个大湾区的“海陆空铁”立体贸易物流枢纽,推动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服务效率不断攀升、保障功能不断凸显

        近日,一个装载11票货物的集装箱,从德国汉堡直航抵达南沙港区,靠泊卸船后分拨到广州港集拼“分拨中心仓”,完成进口拆箱入仓操作,该批货物后续即可独立进行申报、放行、提离。广州港通过与口岸单位政企协作,共同推动南沙口岸进口拆箱业务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推动贸易便利化发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海关、海事、边检和引航等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广州港着力打造更高效、安全、优质的港口服务品牌,用心用情维系、服务客户,进一步优化港口作业流程和提升港口综合作业效率,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快把航运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今年以来,广州港充分发挥“港口-分拨中心仓”枢纽功能,打造集拼物流服务大平台,助推南沙港区综合性物流高质量发展。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区南沙冷链方面,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于3月8日正式获得海关总署批准,至此,南区已涵盖进境肉类、水果、植物种苗三项特定进境高风险动植物产品在内绝大多数冻品的查验资质,为进口冻品在南沙港区的集散增量提速,持续为大湾区市民的“肉盘子”“果篮子”“菜篮子”保驾护航。(文:宣传科图:黄永安 黎其骏)

      打印关闭